第367章 远洋船-《大唐岭南王》
第(2/3)页
“都督说投资是怎么一个说法?”刘弘基感兴趣的问道,要知道冯戴文向来喜欢拉着身边的人发财,以往是不熟悉,只能跟随大众,喝点残汤剩水,这次无论如何,也要近水楼台先得月。
听刘弘基问起,不少人都凝神静气,用心听着,尤其是家里富有的人。
“蒸汽船虽然巨大,但是需要用钢铝合金做船身,而且还要用到大型蒸汽机,更加需要在南洋一代建立补给基地,耗资非常巨大,而且水手需要招募训练,这属于私人行为。
至于投资,就是出钱,至于收获,诸位应该知道,一匹丝绸在西域就是中原的十倍价格,而到海外全都能换到等重的或者很多的黄金。
一个精美的瓷器同样价值不菲,最贵的是玻璃,这玩意完全相信大家每人家里都有,但是在海外,可是稀罕物,一面玻璃镜子,想来换一箱宝石还是没有问题的。”冯戴文笑眯眯的蛊惑道。
大厅里的这些人虽说都算富贵了,但是对于冯戴文说的话,还是相当吃惊,想想一面镜子就能换一箱宝石,许多人都不由鼻孔冒粗气,喉管不停的吞咽口水,由此来掩饰自己,以免失态。
“都督所言,吾等自然相信,想当年,这玻璃镜刚出现,大家还不是惊为天人,当着稀世珍宝。
不过这投资怎么算?是买船还是怎么的,还请都督说个具体章程。”刘弘基红光满面的问道,他一听冯戴文说,就敏感的认为这绝对是大生意,只是想想把现在的船只扩大,用合金制作,就能想到必然耗资不菲。
而且与冯戴文做生意,可没有人亏过,这次自己一定要抓牢机会,狠狠的赚一笔。
“这次投资,以船只制作价格以及运作费用为标准,可以合作认购一艘,可以单独一艘,但是只拥有分红权力。
当然出海不比其他需要共同努力,所有船只会一同计算,所以就算有意外出现,但只要有一艘安全回来,也会让大家大赚一笔。”冯戴文眼中笑意更甚,仔细的为他解释道。
“哈哈,既然如此,老夫就认购一艘。”刘弘基满意的大笑着,拍拍椅子扶手道。
“老夫凑合热闹,也认购一艘。”安兴贵在一边也摸着胡须接话道。
“当然没有问题,两位公爷辛苦前来辽西帮忙,自然要优先考虑,第一次出海,计划是五艘大船,朝廷一艘,辽西一艘,现在还剩一艘,就在坐的分了吧。
第(2/3)页